第109章 大婚(上)(2 / 2)
秦可卿忽地打断:“别说了!”
瑞珠之所以说这番话,因她觉得姜念对秦家有恩情,且能保护秦可卿,纵然秦可卿为姜念的妾室,也可富裕平安一生。另外,她还有一份私心,她自己爱慕上了姜念,想着一旦秦可卿成了姜念的妾室,她或许有机会做姜念的房里人……
这一刻,秦可卿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半年前的那一幕,当时姜念收下了她的鸳鸯荷包,说“姑娘既赠了我荷包,从此以后,你便是我的女人了”,又说“我不能娶你为妻,待你过了孝期,我会纳你为妾”。
这两句话,她藏在心底,没告诉任何人,包括了瑞珠。
其实,她半年来也想开了,认为瑞珠所言在理,关键是她对他爱慕已深。
“既如此……做他妾室又何妨?”
秦可卿长叹了一口气。
……
……
此次姜念获赐的财物中,包括了一套位于神京城东郊的宅院。
姜念是泰顺帝的儿子,又是皇太后指婚,娶的是荣国府的元春,自然不该在现居的陈旧小宅院里大婚。
泰顺帝挺用心,此次赏赐的宅院就位于现在的姜家小宅院附近,距离不过百步之遥。
这是一套三进院落,比姜念现居的陈旧小宅院宽敞了一倍,虽无后园点缀,倒也轩昂齐整,朱门灰瓦,檐角飞翘,显出一派新贵气象。
这日恰逢晴好,冬阳煦暖,姜念特意领着薛宝钗并蒙雄、莺儿、香菱、琪儿、琴儿、封氏等人,同往新宅一观。众姑娘丫鬟们皆是头遭踏足,不免新奇,一路穿廊过院,四下打量。
薛宝钗扶着莺儿的手,缓步穿过垂门,进了内院,迎面三间正房配东西耳房,两侧抄手游廊环抱,左右厢房皆较为宽敞,阶下青砖墁地。
内院一隅,有一块池,池中竟是载种着一片牡丹,虽值寒冬,枯枝亦显遒劲。
姜念对不精通,问薛宝钗:“这是什么?”
薛宝钗道:“牡丹!”
姜念点了点头,暗自称奇。
他现居的陈旧小宅院,内院中有一株梨树。他曾感叹,这株梨树竟仿佛是在召唤薛宝钗寄居的。
而现在的这所新宅院,内院中竟载种着一池牡丹,又竟仿佛是在召唤元春似的。
元春可不就国色天香、雍容华贵的牡丹么?
而且,原著里薛宝钗在群芳宴上抽到了牡丹签,题着“艳冠群芳”四字,下面又镌着小字,道是:任是无情也动人。
因此,牡丹也可代表薛宝钗。
连莺儿都觉得薛宝钗像牡丹一样,出身富贵,端庄典雅。
姜念即将在这所新宅里与元春大婚,不出意外的话,也会在这所新宅里纳薛宝钗为妾。
这也算是奇妙的缘分了。
念及此,姜念对薛宝钗微笑道:“待来年这片牡丹开时,咱们一起赏吃茶。”
薛宝钗微微点头,心中暗叹:“大爷话里的‘咱们’,可不仅是他与我,还包括了那贾府大姑娘吧!”
众人正赏玩间,薛宝钗忽见正堂梁柱漆色尚新,阶前却已生了薄苔,心下疑惑,因向姜念道:“这宅子瞧着空落不久,倒不知先前是何人所居?”
姜念神色古怪地说道:“此宅旧主,原是官宦,今夏直隶水患时,他克扣了赈灾银子,被抄了家。”
薛宝钗:“……”
今年夏天,有七名官员因克扣赈银,被泰顺帝下旨抄没家产充公。
其中一名品轶不低的官员,便是眼下这所三进宅院的旧主。
此事也算是与姜念有点关系,因姜念在救灾献策中提到,要严惩贪腐,有官克扣赈银者,严治之。
还有一事,值得一提。
尽管泰顺帝早有了喜欢抄家的“恶名”,但在今年夏天,他因下旨抄没了七名克扣赈银官员的家,从而让他“获得”了“抄家皇帝”的称号。
忽一阵穿堂风过,檐角铁马叮当作响,众人不觉噤声。
莺儿天真,脱口问道:“既如此,咱们住这儿岂不晦气?”
薛宝钗忙瞪了莺儿一眼,莺儿低下了头。
姜念淡淡道:“晦气?难道你们还不晓得,咱们现居的小宅院,旧主便是遭抄家的?况且,此宅旧主连赈灾银子都贪墨,如今他不知在何处睡着破草席,咱们替他享这青砖黛瓦好院落——正是痛快!”
说完,姜念当场宣布:“明日咱们就搬来此宅!”
薛宝钗闻言暗叹:“终于不用挤在那小宅院里了!”
……
……
姜念参观完新宅,回到陈旧小宅院,对贺赟吩咐道:“传隔壁的彭继忠来一趟。”
很快,彭继忠佝偻着腰来到姜念跟前,未语先揖:“小的给姜大爷请安!不知有何差遣?”
姜念道:“告诉你家姑娘,明日我便迁居了。”
彭继忠霎时慌张起来,膝盖一软险些跪倒:“姜大爷要搬去何处?咱们秦家缺不得您的照应啊!”
彭继忠对姜念很敬畏,认为秦家离不开姜念的保护,也认为自己离不开姜念的保护。此前他可是告倒了宁国府,也因此给自己惹来了麻烦,是姜念帮他摆平的。
姜念道:“莫慌,我的新宅距此不过百步,秦家有事,我照旧管,照旧会护着秦姑娘,也照旧会护着你。”
他指着一个青缎包裹,道:“这个是我送给你家姑娘的。”
彭继忠千恩万谢后,带着青缎包裹告退,走出了正房,穿过了内院。
这一幕,被西厢房窗后的薛宝钗、莺儿发现了。
莺儿噘嘴对薛宝钗道:“大爷多半是送什么好东西给隔壁那秦姑娘,传彭管家捎去的。”
薛宝钗默不作声,只是不禁咬了咬下唇。
(本章完)